多种机制共推区域农业供给侧改革
发布时间:2017-08-26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近年来积极调整科研方向,把创新重点聚焦京津冀区域农业绿色生态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需求,通过项目支持、农业产业联盟建设、干部挂职锻炼、科技人员交流合作等多种机制,促进区域农业转型升级,深入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着眼冬奥蔬菜需求,开展新品种试验示范。为做好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蔬菜供应的科技支撑工作,该院蔬菜研究中心武占会博士团队为张家口崇礼区引进了20多个蔬菜品种。他们在张北县的育种基地培育适于高海拔、高山栽培的耐抽薹、耐寒叶根菜类100余个新品种长势喜人,有的已经在坝上地区大面积种植。

培育新兴产业,着力扶贫攻坚。该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张秀海团队利用坝上地区的冷凉气候,结合当地发展旅游的迫切需求,在沽源县开展食用百合品种展示和种球繁育试验。结合科技扶贫,试验由贫困户李建兵承担,试验面积20亩。试验示范过程中引入一家合作企业负责回收种球,与农户签订了确保每亩纯收益不低于1000元钱的合同。在石嘴子乡,该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支持每个农户养殖北京油鸡100只,通过公司回收,每只鸡可盈利40元,年增加收入4000元。目前当地养殖油鸡超过6万余只,给当地百姓带来利润250余万元,北京油鸡成了名副其实的“致富鸡”。

聚焦生态环境建设,开展肥料减施技术试验示范。针对化肥利用率低、施肥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现状,该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肖强博士的团队选择马铃薯为试验作物,在张家口正在开展控释肥料试验,从长势看效果较好。控释肥料具有养分释放与作物需求同步,挥发、淋溶、固定少,减轻环境污染等优点,能够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终实现液肥制备、营养液养分配比和灌溉于一体的有机栽培水肥机械化、自动化、集中化、远程化管控。在崇礼区崇河园区,该院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所帮助建设了信息技术服务系统,通过双向视频咨询诊断系统可实现蔬菜大棚的远程视频诊断与农技咨询服务。正在建设的农业物联网温室大棚示范基地,可实现蔬菜大棚的环境监测与预警。此外,通过智农宝等电子商务平台辅助崇礼县众合蔬菜专业合作社的蔬菜产品进行网上宣传和销售。

日前,该院党委书记高华在考察上述基地建设的进展和成效后想出:“我院要加快落实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需求导向,紧密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充分发挥自身人才、智力、科技优势,协同支撑好河北农业,尤其要针对张家口现代农业发展,扎实发展节水******特色农业,切实做好冬奥农业科技储备和产业扶贫工作,开发能落地、能扎根、有前景的成果,实现双赢、多赢目标,体现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责任担当。”


top